楼控技术

 工控技术 企业文化
系统产品 资料文档 盈控BBS
设为首页
频器应用中的干扰及其对策


变频器应用中的干扰及其对策

李海华

浙江禾欣实业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变频器的干扰的形成、来源、途径,以及止干扰的对策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几种有效的抗干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变频 干扰 对策

1引言

变频器调速技术以很好的调速、节能性能,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变频器等电力电子装置的广泛使用,系统的电磁干扰EMI)日益严重,相应的抗干扰设计技术(EMC)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变频器系统的干扰有时能直接造成系统的硬件损坏,有时虽不能损坏系统的硬件,但常使微处理器的系统程序运行失控,导致控制失灵,从而造成设备和生产事故。因此,如何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是自动化装置研制和应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谈到变频器的抗干扰问题,首先要解干扰的来源、传播方式,然后再针对这些干扰采取不同的措施。

2变频调速系统干扰的主要来源及传播方式

2.1变频器干扰的主要来源

首先是来自外部电网的干扰。电网中的谐波干扰主要通过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干扰变频器。电网中存在大量谐波源如各种整流设备、交直流互换设备、电子电压调整设备,非线性负载及照明设备等。这些负荷都使电网中的电压、电流产生波形畸变,从而对电网中其它设备产生危害的干扰。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受到来自被污染的交流电网的干扰后若不加处理,电网噪声就会通过电网电源电路干扰变频器。供电电源对变频器的干扰主要有过压、欠压、瞬时掉电;浪涌、跌落;尖峰电压脉冲和射频干扰。

其次是变频器自身对外部的干扰。变频器的整流桥对电网来说是非线性负载,它所产生的谐波对同一电网的其它电子、电气设备产生谐波干扰。另外变频器的逆变器大多采用PWM技术,当工作于开关模式且作高速切换时,产生大量耦合性噪声。因此变频器对系统内其它的电子、电气设备来说是一电磁干扰源。

此外,共模干扰通过变频器的控制信号线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共模干扰是信号对地的电位差,主要由电网串入、地电位差及空间电磁辐射在信号线上感应的共态(同方向)电压迭加所形成。

2.2电磁干扰的传播方式

变频器能产生功率较大的谐波,由于功率较大,对系统其它设备干扰性较强,其干扰途径与一般电磁干扰途径是一致的,主要分传导(即电路耦合)、电磁辐射、感应耦合。具体为:首先对周围的电子、电气设备产生电磁辐射;其次对直接驱动的电动机产生电磁噪声,使得电机铁耗和铜耗增加;并传导干扰到电源,通过配电网络传导给系统其它设备;最后变频器对相邻的其它线路产生感应耦合,感应出干扰电压或电流。同样,系统内的干扰信号通过相同的途径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2.2.1传导

传导(电路耦合方式),即通过电源网络传播。由于输入电流为非正弦波,当变频器的容量较大时,将使网络电压产生畸变,影响其他设备工工作,同时输出端产生的传导干扰使直接驱动的电机铜损、铁损大幅增加,影响了电机的运转特性。显然,这是变频器输入电流干扰信号的主要传播方式。

2.2.2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即以电磁波方式向空中幅射,这是频率很高的谐波分量的主要传播方式。

变频器如果不是处在一个全封闭的金属外壳内,它就可以通过空间向外辐射电磁波。其辐射场强取决于干扰源的电流强度、装置的等效辐射阻抗以及干扰源的发射频率。当变频器的金属外壳带有缝隙或孔洞,则辐射强度与干扰信号的波长有关,当孔洞的大小与电磁波的波长接近时,会形成干扰辐射源向四周辐射。而辐射场中的金属物体还可能形成二次辐射。同样,变频器外部的辐射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变频器的整流桥对电网来说是非线性负载,它所产生的谐波对接入同一电网的其它电子、电气设备产生谐波干扰。变频器的逆变桥大多采用PWM技术,当根据给定频率和幅值指令产生预期的和重复的开关模式时,其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的功率谱是离散的,并且带有与开关频率相应的高次谐波群。高载波频率和场控开关器件的高速切换所引起的辐射干扰问题相当突出。

2.2.3感应耦合

当干扰源的频率较低时,干扰的电磁波辐射能力相当有限,而该干扰源又不直接与其它导体连接,当变频器的输入电路或输出电路与其他设备的电路挨得很近时,在邻近电路内感应出干扰电流或电压。变频器的高次谐波信号将通过感应的方式耦合到其他设备中去。感应耦合可以由导体间的电容耦合的形式出现,也可以由电感耦合的形式或电容、电感混合的形式出现,这与干扰源的频率以及与相邻导体的距离等因素有关。

3电磁干扰的措施

据电磁性的基本原理,形成电磁干扰EMI)须具备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途径、对电磁干扰敏感的系统等三个要素。为止干扰,可采用硬件和软件的抗干扰措施。其中,硬件抗干扰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抗干扰措施,一般从抗和两方面入手来抑制干扰,其总原则是抑制和消除干扰源、切断干扰对系统的耦合通道、降低系统对干扰信号的敏感性。具体措施在工程上可采用隔离、滤波、屏蔽、接地等方法。

3.1隔离

是指从电路上把干扰源和易受干扰的部分隔离开来,使它们不发生电的联系。在变频调速传动系统中,通常是电源和放大器电路之间电源线上采用隔离变压器以免传导干扰,电源隔离变压器可应用噪声隔离变压器。

3.2滤波

在系统线路中设置滤波器的作用是为了抑制干扰信号从变频器通过电源线传导干扰到电源及电动机。为减少电磁噪声和损耗,在变频器输出侧可设置输出滤波器;为减少对电源干扰,可在变频器输入侧设置输入滤波器。若线路中有敏感电子设备,可在电源线上设置电源噪声滤波器以免传导干扰。在变频器的输入和输出电路中,除了上述较低的谐波成分外,还有许多频率很高的谐波电流 ,它们将以各种方式把自己的能量传播出去,形成对其他设备的干扰信号。滤波器就是用于削弱频率较高的谐波分量的主要手段。根据使用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输入滤波器和输出滤波器。

输入滤波器通常又有两种:

线路滤波器 主要由电感线圈构成。它通过增大线路在高频下的阻抗来削弱频率较高的谐波电流。

辐射滤波器 主要由高频电容器构成。它将吸收掉频率很高的、具有辐射能量的谐波成分。

输出滤波器 也由电感线圈构成。它可以有效地削弱输出电流中高次谐波成分。非但起到抗干扰的作用,且能削弱电动机中由高次谐波谐波电流引起的附加转矩。

对于变频器输出端的抗干扰措施,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变频器的输出端不允许接入电容器,以免在逆变管导通(关断)瞬间,产生峰值很大的充电(或放电)电流,损害逆变管;输出滤波器由LC电路构成时,滤波器内接入电容器的一侧,必须与电动机侧相接。

3.3屏蔽

屏蔽干扰源是抑制干扰的最有效的方法。通常变频器本身用铁壳屏蔽,不让其电磁干扰泄漏。输出线最好用钢管屏蔽,特别是以外部信号控制变频器时,要求信号线尽可能短(一般为20m以内),且信号线采用双芯屏蔽,并与主电路及控制回路完全分离,不能放于同一配管或线槽内,周围电子敏感设备线路也要求屏蔽。为使屏蔽有效,屏蔽罩必须可靠接地。

3.4接地

正确的接地既可以使系统有效地抑制外来干扰,又能降低设备本身对外界的干扰。在实际应用系统中,由于系统电源零线(中线)、地线(保护接地、系统接地)不分、控制系统屏蔽地(控制信号屏蔽地和主电路导线屏蔽地)的混乱连接,大大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于变频器,主回路端子PE(EG)的正确接地是提高变频器抑制噪声能力和减小变频器干扰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非常重视。变频器接地导线的截面积一般应不小于2.5mm2,长度控制在20m以内并注意合理选择接地极的位置。

变频器的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及混合接地几种形式。单点接地指在一个电路或装置中,只有一个物理点定义为接地点。在低频下的性能好;多点接地是指装置中的各个接地点都直接接到距它最近的接地点,在高频下的性能好;混合接地是根据信号频率和接地线长度,系统采用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共用的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要注意不要因为接地不良而对设备产生干扰。

3.5设计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

设备排列布置时,应该注意将变频器单独布置,尽量减少可能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应尽量远离变频器的输入、输出线;其他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应避免和变频器的输入、输出线平行。

4结束语

采用以上对策后,基本可消除干扰或大大减弱其影响。但对要求很严的设备,彻底抑制干扰非常困难,有待进一步攻关解决。以上诸多措施,在实际应用中,按现场具体条件、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  韩安荣.通用变频器及其应用(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电磁兼容性术语(GB/T4365 199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3] 张宗桐.变频器及其装置的EMC要求[J.变频器世界,2000,(9

[4]  郑旭东,关鸿权,吴赤兵.通用变频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化技术,20018(4)

发布日期: [2008-10-16 13:44:09]
作者:盈控技术--
本内容被浏览了[47443]次
 

>>关闭本窗口

 


热站推荐 热站推荐...
搜狐 网易新浪 联想FM365 华军软件园 3721网易 雅虎搜索 百度搜索 中华网 天空软件站证券之星 google搜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盈控技术--
QQ:597646575 e-mail:yk163@163.com Tel:400-731-2008
页面执行时间:46.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