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电石行业的治理整顿已进行了3年,促使一大批电石生产企业提升了技术装备水平。在所有电石炉型中,密闭电石炉是技术水平最高的。据专家介绍,密闭电石炉能较好的综合利用能源。其烟气产生量比内燃式炉型减少90%以上,能大大减少污染排放。同时一般密闭电石炉比内燃炉每生产一吨电石可节电400千瓦时左右,生产成本至少能降低220元。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密闭电石炉产能只占电石行业总产能的10%左右,国内企业上密闭电石炉的并不多,更多的企业对此还是犹豫不决。 既然密闭电石炉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国内企业不愿上密闭电石炉?近日,就此采访了有关企业和专家。 据悉,企业主要是担心密闭电石炉的安全问题。目前国内电石炉按炉体敞开程度主要分为开放式、内燃式和密闭式。通过治理整顿,污染严重的开放式电石炉已被基本淘汰。现在国内企业主要采用内燃式电石炉,而密闭电石炉上得很少。谈到其中原因,福建三明电石厂副厂长姚文哲说,最主要的顾虑是安全问题。因为要降温,密闭电石炉的二层炉盖、水冷套、底部环、接触元件等均为通水设备。通水量大,安全隐患就多,水冷部件常常由于密封不过关,出现漏水现象。密闭电石炉漏水不易发现,而且水蒸气难以排放,易在炉内分解成氢气,积累多了就会酿成爆炸事故。同时,密闭电石炉的油压系统正好布置在电石炉二层顶面上,在炉压高和焊接电极筒时常常有火焰、火星进入其中,如油压系统有泄漏就会引起火灾。 密闭电石炉运行操作难度大也是企业担心的问题之一。青海东胜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万军说,大容量密闭电石炉目前存在一个自然功率因数低的问题。这除了要解决变压器阻抗和短网阻抗外,最重要的就是炉料比电阻的提高。若解决不了炉料比电阻问题,发展大容量密闭电石炉就没有意义。国内目前最大的密闭电石炉是贵州某厂1969年从日本引进的35000千伏安电石炉。此台电石炉已运行了30多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不理想,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该炉的自然功率因数低。另外,大容量密闭电石炉由低负荷转到高负荷的操作也是待突破的难点。同时,大容量密闭电石炉的出炉方式是连续还是间断的问题,也还未得到解决。 资源问题也成为发展密闭电石炉的瓶颈。据了解,密闭电石炉对原料的要求较高,而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没有资源优势,因此要开好密闭电石炉困难很大。同时,由于发展循环经济,有些企业需要回收利用质量较低的原料,这就必须采用能吃粗料的内燃式电石炉。 近年来国内通过技术引进与开发,密闭电石炉的制造、检测、控制技术也迅速提高。我国已具备了发展大型密闭电石炉的条件。据大连重工集团李宝金部长介绍,目前国内生产的大型密闭电石炉的密封性能、运行可靠性都有了很大提高,炉内氢气含量可自动取样分析,显示到操作仪表盘上,并和计算机报警系统连接,完全可以保证生产运行中的安全。而大型电石炉的功率因数下降问题,现在可以通过合理地短网布置、优化电极的导电方案、合理的选择变压器参数,特别是通过电容补偿等措施加以改善。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某些企业采用的所谓内燃炉实际上是开放炉加上集烟罩。这与节能减排的大环境是相悖的,下一步将会被重点淘汰。今后国内电石技术装备的发展方向是密闭化、大型化。因此,可以预期,发展大型密闭电石炉将是大势所趋,是国内电石行业升级换代的必由之路。 |